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六大看點
(经济观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六大看點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12月1日公布。《纲要》称,将長三角建成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这是中国发布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记者梳理发现,高质量发展贯穿其中,長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呈现六大看点。

——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
有觀點認爲,長三角地區的一體化不同于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其面對的主要問題在于各地方政府因行政邊界導致的市場分割。如: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指出,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首先需要直面行政分割和市場碎片化競爭的問題。
面對這一問題,《綱要》提出,堅決破除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建立統一規範的制度體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市場,爲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內生動力。
——形成若幹世界級制造業集群
形成覆盖上、中、下游产业的产业链集群是中国制造业新特点。以長三角区域为例,中国國際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目前形成的产业链集群,及其带来的制造能力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推動産業集群式發展方面,《綱要》提出,制定實施長三角制造業協同發展規劃,全面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按照集群化發展方向,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形成若幹世界級制造業集群。
——提出收入差距控制目標
此番規劃不僅強調提高長三角區域整體經濟效率,增強對全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還著眼于解決區域發展的平衡問題,提出推動城鄉區域融合發展。其中,提到收入差距控制目標等細分目標。
《綱要》提出,到2025年,中心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內,中心區人均GDP與全域人均GDP差距縮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
——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9歲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问题也受到重视。《纲要》提出,長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具体目标包括,到2025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2.1万元人民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其中,人均期望寿命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整体健康水平,其增长依赖于社會的全面进步。
——建設世界級機場群
提升包括交通在內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是提高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此番《綱要》不僅提出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等,還提出建設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透露,目前中国世界级机场群初具规模。2018年京津冀、長三角、粤港澳、成渝机场群共完成旅客吞吐量6.1亿人次,占全国总量的48%。長三角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跻身全球前五大机场群。《纲要》提出,巩固提升上海國際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長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打造虹桥國際开放枢纽。
——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區域生態環境的提升。《綱要》提出,著力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目標是高質量發展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網絡基本形成,優質生態産品供給能力不斷提升。環境汙染聯防聯治機制有效運行,區域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協同監管體系基本建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更加完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到2025年,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總體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80%,單位GDP能耗較2017年下降10%。(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19年12月12日 14:44:32
- 2019年12月12日 10:31:02
- 2019年12月12日 10:25:28
- 2019年12月12日 10:21:45
- 2019年12月12日 06:39:28
- 2019年12月12日 06:38:44
- 2019年12月12日 06:15:26
- 2019年12月12日 05:36:59
- 2019年12月12日 04:58:43
- 2019年12月11日 14:18:35